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文化产业专项规划》
日期: 2020-03-18 信息来源: 实验室宣传部 点击数:

本规划由文化产业动能转换与生态系统(山东大学)山东省文化科技重点实验室负责完成,联合山东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创意中国调研报告编委会、泺尚有道文化创意咨询研究院等组织合作完成。规划由现任文化产业山东省文化科技重点实验室(山东大学)主任、山东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昝胜锋担任规划编制组组长。规划课题组邀请校内外文化产业学者、文化企业家和相关主管部门领导,开展规划编制指导和思路顾问,在前期深度熟悉地方文化产业实际、国内外先进城市优秀经验基础上,先后经历多轮调研撰写修改座谈论证,广泛征求多部门各级意见,召开多轮系统性规划论证会,最终提交完成,并获得规划评审论证专家和甲方高度认可。现将规划摘录如下:

【发展战略】

(一)历史文化引领战略。挖掘传统历史文化,打造区域文化名片。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七市中,济南、聊城、泰安和临淄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淄博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要充分彰显各地市的文化特色,不断提高创意水平,凸显文化品牌魅力,塑造整体文化形象。

(二)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战略。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开拓产业发展新路径。积极推动科学技术与文化产业的融合,丰富文化的表现形式和物化载体,提升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拓展文化的发展空间,探索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新途径。

(三)文化与金融联动战略。促进文化与金融结合,完善文化产业资本链条。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充分发挥文化产权交易所在文化产业中的作用,积极探索建立中小文化企业信用再担保公司等金融中介机构,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四)产业结构差异化战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文化产业在产业结构上寻求错位布局,形成区域文化凝聚力。依托省会济南和其他地市建设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支持县市区和乡镇街道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形成城乡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的良好布局。

(五)“智慧城市”整体推进战略。经济圈内的德州市、新泰市、肥城市、济南西区入围第一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要以其为核心带动经济圈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形成“智慧城市”群,营造有利于创新涌现的生态,实现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以及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可持续创新。

(六)跨地域合作战略。主动与“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实现联动,与曲阜文化经济特区实现协同发展;有效对接省内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西部经济隆起带。积极对接首都经济圈、长三角城市群、中原经济区,参与区域竞争与合作。谋求与东亚、东南亚、欧美国家合作,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总体布局】

综合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文化资源分布、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未来发展趋势和产业要素条件,科学划分文化产业功能区块,经济圈文化产业总体布局确定为:一核辐射、两圈联动、三带贯通、四轴协同、十二大集聚区支撑。

其中,“一核”即一个核心济南;“两圈”即紧密圈层和协作圈层;“三带”即黄河文化产业发展带、京杭大运河文化产业发展带、大汶河文化产业发展带;“四轴”即济南-聊城、济南-淄博、德州-济南-泰安、滨州-淄博-莱芜四条文化产业发展轴;“十二大集聚区”即济南“天下第一泉”文化休闲娱乐集聚区、济南高新区文化科技产业集聚区、济南英雄山文化休闲商业集聚区、济南创新谷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临淄齐文化产业集聚区、淄博陶琉文化产业集聚区、泰安泰山文化产业集聚区、莱芜雪野文化体育产业集聚区、齐河黄河生态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邹平西王印台山文化产业集聚区、滨州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文化产业集聚区和聊城中华水上古城文化产业集聚区。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动能转换与生态系统山东省文化科技重点实验室  未经允许 严禁复制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经十路17922号山东大学千佛山校区南院  电话:0531-88396626 88037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