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山东大学“文化产业动能转换与生态系统”实验室入选山东省文化科技重点实验室
日期: 2018-06-28 信息来源: 点击数:

日前,根据《“十三五”时期山东省文化科技发展规划》《山东省文化科技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十三五”时期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山东省文化科技重点实验室、文化艺术科学重点学科评审工作已经结束。经过专家组评审,共评选出重点实验室11个,重点学科50个。山东大学“文化产业动能转换与生态系统”实验室成功入选,该重点实验室由山东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山东大学文化产业规划研究团队、山东大学文体融合研究团队昝胜锋副教授担任实验室主任。

2018年初,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到2020年,试验区在化解过剩产能和淘汰落后产能、培育壮大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等方面初步形成科学有效的路径模式。其中,文化科技融合领域备受关注。

推动文化与科技“联姻”,文化科技重点实验室能做什么?据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国琳介绍,实验室是开展高水平文化科技研究、培养和集聚文化创新人才、开展学术合作交流的重要基地,是全省科技创新体系和推动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面向文化科技前沿,聚焦文化强省战略需求,培育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型载体,培养文化科技复合型人才,加强文化科技创新成果的宣传和推广,进一步激发文化领域创新创造的活力。

今年4月,酝酿多时的《山东省文化科技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公布。《办法》开门见山地指出了实验室的建设目标:通过重点实验室建设,文化科技基础环境条件大幅改善,文化装备水平显著提升,一批优秀科技人才脱颖而出,文化科技成果转化和国际交流合作水平不断提高,重点领域核心关键技术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办法》明确,实验室关注的重点领域包括文化领域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战略、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公共文化科技服务、文化科技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等。山东省文化厅此次评选的11家实验室,多聚焦文化前沿业态,其依托单位具有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和较为完善的科研管理制度。

《办法》规定,文化科技重点实验室实行依托单位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实验室按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设置研究单元,配备稳定的高水平技术队伍,保持合理的人员结构和规模,并适当流动。山东省文化厅文化科技与法规处处长张钢说,培养人才与团队是评选实验室的重要目的。

“文化产业动能转换与生态系统”重点实验室以文化消费、业态创新等为研究对象,旨在构建与文化消费有关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体系,为山东省文化消费升级、产业结构创新等提供基础型研究的理论支撑和应用型研究的技术服务。“文化产业是朝阳产业,目前来看,相关高端科研人才的缺乏是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

该重点实验室主任昝胜锋表示,实验室的依托单位山东大学未来将积极引入市场合作机制,提高教学、科研、应用等人才培养各层面的耦合度;同时,依托数据资源开发、关键技术研发、平台资源整合、科研成果转化等核心环节,大力开展原创应用研究,提高培养层次、拓宽实践领域,打造文化产业创新人才培育基地。

此次重点实验室入选,充分体现出山东大学文化产业规划研究、文体融合研究团队深厚的学术底蕴及强大的实践水平。未来一段时间,山东大学文化产业规划研究团队、山东大学文体融合研究团队在王育济、孙晋海、昝胜锋等教授带领下,将继续围绕对文化产业动能创新、生态构建及其发展路径进行应用研究。推进山东省文化产业从要素驱动、服务驱动向效率驱动、创新驱动迈进,加速山东省文化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实现文化产业绿色化、个性化、智能化发展。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动能转换与生态系统山东省文化科技重点实验室  未经允许 严禁复制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经十路17922号山东大学千佛山校区南院  电话:0531-88396626 88037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