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实验室出版专著《城市健康:绿色发展与系统生态》
日期: 2020-11-18 信息来源: 点击数:

2020年8月,《城市健康:绿色发展与系统生态》新书由九州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由山东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昝胜锋、文化产业山东省文化科技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陈旭共同完成。现摘录序言如下:

一、提出动因:“城市健康”“绿色发展”“系统生态”逻辑解读

“健康城市”战略的提出将城市的发展与人民的切身利益融合在一起,成为兼顾城市发展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抓手。为了应对城市中的健康挑战,自20世纪80年代,世界范围内逐渐兴起健康城市的概念。国务院2016年发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健康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提出人人享有健康的目标,解决城市居民面对健康的挑战。健康不仅仅是疾病或羸弱的消除,而是与人身心相关的体格、精神与社会环境均完全处于健康发展的状态。实现健康城市整体的构建,需要自然人文、社会经济与人居环境的充分结合,发挥系统巨大的潜力。“健康城市”作为健康中国战略下的重要载体,能够不断发展其自身在自然、社会环境中的价值导向,持续扩大社会资源,让人们在健康城市环境中享受生命的美好,并充分发挥自身各方面潜能。健康城市的建设需要采用复杂系统的思维方式,打破各部门隔阂,“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实现公众的广泛参与,从源头上改变影响城市居民健康的环境、社会因子。

健康城市的发展是以构建城市健康生态系统为基础的。城市健康生态系统是能够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自然、人文、人居、经济等优质生态内容渗透进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融合文化、体育、旅游、医养等产业要素,打造全方位体系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形成促进人们身心健康的产业系统,提升城市形象和区域价值。“体旅文医”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构成了城市健康生态系统的关键性框架,在健康城市战略下,传统健康产业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于健康服务的多元化需求,各种产业形态迅速聚集,围绕个体或群体的生理、心理、文化、环境、社会等各方面的健康需要,形成由各方利益相关者组成的经济联合体,即构成“体旅文医”等融合发展机制。健康与相关产业融合催生出体育旅游、医药旅游、健康文创等新兴业态,呈现出多样性、复杂性等系统特点,伴随业态集聚和要素规模扩大,产业发展的交互融合更加呈现非线性、非均衡等复杂系统属性。本书试图用多学科的交叉和渗透来解释的健康城市战略下生态系统各要素融合发展的立论基础,以健康生态系统这一复杂系统为研究对象,探讨研究其在体系构建、交互融合中衍生的新业态、新载体、新模式等,着力破解城市健康生态系统在资源整合、动能转换、协同创新中面临的关键性、紧迫性问题。    

构建城市健康生态系统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首先,城市建设呼唤绿色发展,顺应时代背景而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将成为今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理论指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当前我国正广泛开展生态城市、森林城市、花园城市、海绵城市、体育城市、文化城市等主题建设,唯有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践行绿色增长方式,合理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才能促进城市又好又快发展,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其次,绿色发展为城市健康生态系统构建提供理念指导。城市经济发展规模、产业结构制约城市资源消耗,是导致城市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消耗的主要原因。我国目前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由长期以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所导致的,因此,构建城市健康生态系统,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必须合理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绿色发展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指向绿色的经济增长,与城市健康生态系统对社会、经济、自然相协调及完善产业生态的追求相契合,本书在此背景下研究绿色发展理念下城市健康生态系统的构建。

二、方法应用:学科的交叉与理论的融合

本书以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工学等为核心研究理论支撑,交叉应用管理科学技术、数字技术、系统工程等先进研究手段,综合多学科研究最新成果,沿“理论构架(绿色发展相关理念)——逻辑演变(绿色发展理念与城市健康生态系统辩证关系)——生态系统构建(自然、人文、人居、产业生态)——对策建议”的思维路线。

第一,本书深入剖析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的绿色发展理念,即由绿色城市主义、景观都市主义、环境美学等构建的理论框架及其深层内涵,结合城市健康生态系统的理论依据及学术支撑,从城市生态系统、产业生态系统、生态都市主义、城市美学、生态美学等领域研究实现理论融合,深度剖析城市健康生态系统的内涵要义,提出城市健康生态系统评价指标。在融合绿色发展理念,创新性应用相关技术理论的基础上,探索基于数字技术的城市设计方法,包括在城市设计中广泛应用的图形图像辅助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空间句法及设计实践中常用的基础建构工具、平台搭建工具、数据显影工具、设计评价工具等,构建完善的“理论方法+技术手段”的多维度研究体系。

第二,在完善研究体系基础上,阐述城市自然生态的保护与开发,以“山水城市”“山水格局”为切入点,分析自然生态与城市形态间的相互制约与影响、生态景观的破碎度与城市开发之间逻辑关系,在技术手段上设计应用城市山水脉络信息图谱、数字水文地形模型及山体景观显现的视觉分析与控制系统。在研究中融入人文生态理念,探索地域文化的保护与复兴的科学路径,针对人文生态的传承与创新,综合运用非遗数字化保护技术、智慧文化街区设计、基于空间句法的旧工业建筑改造空间形态设计等创新技术,创新构建以绿色发展为基准的人文生态环境系统。

第三,通过城市人居环境的基本概述,构建城市宜居性的度量指标,力求破解城市人居环境提质优化的困局,综合应用基于GIS的空间建模技术解析人居环境的研究流程、评价标准,提升城市的现代化生态宜居性。以文化、旅游、体育、医养等产业融合发展作为抓手,探索在大健康背景下的“体旅文医”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运用最新的城市产业生态设计技术创新云环境下健康档案管理、“互联网+养生旅游”及“智慧体育”视角下的体育旅游产业发展。以济南市构建健康生态系统为典型案例进行整体性分析,在评价分析现状基础上,筹划如何破题济南城市生态的治理困扰,从规划设计角度阐述济南城市健康生态系统空间布局。提出构建城市健康生态系统的对策建议,即以生态引领、产城融合、提升品质为原则,从产业价值链、“大产业”融合、生态品格等方面,构架城市的健康生态系统。

三、思想主题:思辨城市美学,赋能系统生态品质

城市美学作为“研究城市美、城市审美和城市美实践的一般规律的综合性人文学科”,从城市美学思辨到审美判断,其内核、主体、规则均体现了极高的层次性、关联性,并最终通过城市美的实践直接指导城市发展理念、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及城市美育等活动,这是文化产业的重要基础性支撑理论。城市形态建构的主要问题体现在:第一,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始终是城市发展所要面对的关键问题。我国传统城市的发展中始终践行着天人合一的生态学理念,一直体现着对于生态美、人文美的追求。但由于自然生态具有空间的稳定性与时间的变易性,自然环境中的每一个构成要素都是相关的,单一的植物、河流不构成美,因此自然美是全部要素构成的整体性的美,无法割裂。但随着城市建设对自然山水形态的改变和侵蚀,原始地貌和天然布局失去了本真的风姿,充斥着人工痕迹和平淡单调,因此从这个角度讲,城市的发展势必会对自然生态造成影响,难以使城市之美绽放光彩,居民对周边生态产生天人合一的归属感和亲切感。第二,自然山水在城市形态、景观环境及文化形象塑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根本上奠定了城市功能系统和城市风貌的基本格局。但伴随生产力的进步,自然山水功能由最原始的交通、防御、资源逐渐向维持生态系统、塑造人文景观转变,山河湖泉城所带来的文化价值和精神信仰已超出其本身的生态价值,如何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延续其人文脉络,实现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双向影响、共同作用是构建城市形态的重要课题。第三,在绿色城市实践环节中,涉及政府部门、规划设计机构、开发单位、社会大众等参与角色,不同的角色背后存在不同的感性情感寄托和理性的价值标准、利益考量,因此在城市构建决策中普遍存在着感性和理性、个人与集体的对立统一关系,城市建设实践中目标的制定、定位的判断、措施的取舍、效果的反馈,均反映了社会群体复杂的情感、利益关系,其背后则存在复杂且长期的博弈过程。

深刻把握系统生态的内涵要义,将生态融入产业系统,赋能提升系统生态品质。第一,建立城市宜居性指标体系,科学的宜居性指标是城市宜居性评价的重要科学依据,切实可行的城市宜居性指标体系构建有利于改善城市的生态、人文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舒适、惬意的生活空间。第二,针对居住生活、文教科创、商业商务、生态涵养、乡村发展、工业生产等不同功能区,研究制定不同自然条件、发展阶段和功能类型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指引。第三,统筹推进生态品质提升与城市更新工程,唤醒工业建筑作为城市发展历程的集体记忆,以公共文化、文创产业、创业孵化、商业休闲等为改造利用方向,科学合理推进老旧工业区转型升级,稳妥实施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和文化传承。第四,在产业发展、市场培育、项目开发、财政支出等环节坚持生态优先原则,确立生态资源有价、环境容量有限、使用环境有偿的产业引导政策,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落实系列区域性行业生态文明管理制度和全社会共同遵循的生态文明行为规范,凝聚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合力,加快形成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高度匹配的空间布局、产业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

本书游走于古今中西之际,穿行在自然生态、人文生态、人居生态和产业生态的丛林中,以文化产业、旅游产业、体育产业等产业融合为基础,以绿色发展与生态系统为城市美学和城市健康研究的思想主线,反思和挖掘城市健康生态各种要素及其内在逻辑。这将是我们未来学术研究的基本方向,写完本书的最后一个字,心头萦绕的一种充实感和对未来的淡淡期冀。

是为序。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动能转换与生态系统山东省文化科技重点实验室  未经允许 严禁复制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经十路17922号山东大学千佛山校区南院  电话:0531-88396626 88037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