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单位:文化产业动能转换与生态系统(山东大学)山东省文化科技重点实验室
【导读】2020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对未来一段时期文化生态系统性保护与利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公共文化与文化产业数字化、区域文化产业带建设等领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深刻把握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文化产业动能转换与生态系统(山东大学)山东省文化科技重点实验室通过聚焦前瞻性、全局性和战略性重大问题,创新规划理念、理清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助力“十四五”文化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本研究专题由文化产业山东省文化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昝胜锋领衔起草,联合山东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泺尚有道文化产业规划团队、《创意中国调研报告》编委会共同完成。文化产业山东省文化科技重点实验室以前瞻性服务中国文创产业,落地服务国家乡村振兴、山东省文化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等各级重大战略为宗旨,将陆续发表相关最新研究报告。相关研究报告及互动信息请登录网站http://www.cslab.sdu.edu.cn,或发送邮件至sduwhcy@163.com。 联系电话:0531—88037818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未来一段时期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着重强调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
(一)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的时代背景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让文化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国人民,加快构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当前,我国城乡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存在,城乡之间文化发展仍存在较大差距。“十四五”时期,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为推动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将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二)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的重要意义
构建现代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丰富公民文化生活的必要保障,是推动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一环,更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构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和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城镇化进程的日益推进,很多地市已实现城镇化的既定指标,但其实只是达到了经济观念上的城镇化,但文化建设尤其是公共文化建设仍较落后。其根源主要是因为人民的思想没有进行相应的转化,跟不上经济发展的脚步。这就要求必须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让群众主动参与其中,进而为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顺利推进提供保障。
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集中体现。现代社会的进步不仅是人口和经济结构的调整,还包括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一方面,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精神文化需求也在与日俱增,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工作主要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文化生活需要。另一方面,公共文化建设中的文体活动和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人们进行观念的转变,提升文化修养,从而助推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提升,形成良性循环。
(三)当前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国对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越来越重视,投入稳步增长,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建立,呈现出整体推进的良好发展态势,图书馆、文化馆、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逐步落地。但同时,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在城乡之间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城市乡村出现巨大的落差。总体来说,当前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供求不精准、发展不平衡、质量效率不高等问题。
1.供求不精准。当前人们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日渐多样化,这就需要更为精准、更为全面、更为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近些年来,我国开始重视公共文化服务,并加大了公共文化事业的投入预算,但其增长速度依然跟不上人们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速度。同时,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和广播电视等陈旧落后的设备和服务方式造成服务水平较低,公共文化服务存在一定程度的“供需错位”。
2.城乡不平衡。从城乡结构来看,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明显落后于城镇地区;从地域分布来看,我国西部偏远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明显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投入上,一直沿袭着重城市、轻乡村的“一揽子”政策,绝大部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如图书馆、青少年宫及文化人才等相对集中于县级以上城市,而农村地区则极度匮乏。
3.利用不高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关键在于建设覆盖全国的服务设施,满足人们不同的文化需求,但当前却存在单一性和无针对性的问题,即公共文化设施没有根据本地特色建设,基本就只是博物馆、图书馆等,覆盖人群范围窄,质量良莠不齐。但即使建设了一定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又存在不同程度的使用效率不高等问题,农家书屋“只见房子不见读者”的现象也不时发生。

发布人:丁庆建
审核人:昝胜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