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单位:文化产业动能转换与生态系统(山东大学)山东省文化科技重点实验室
【导读】2020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对未来一段时期文化生态系统性保护与利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公共文化与文化产业数字化、区域文化产业带建设等领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深刻把握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文化产业动能转换与生态系统(山东大学)山东省文化科技重点实验室通过聚焦前瞻性、全局性和战略性重大问题,创新规划理念、理清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助力“十四五”文化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本研究专题由文化产业山东省文化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昝胜锋领衔起草,联合山东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泺尚有道文化产业规划团队、《创意中国调研报告》编委会共同完成。文化产业山东省文化科技重点实验室以前瞻性服务中国文创产业,落地服务国家乡村振兴、山东省文化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等各级重大战略为宗旨,将陆续发表相关最新研究报告。相关研究报告及互动信息请登录网站http://www.cslab.sdu.edu.cn,或发送邮件至sduwhcy@163.com。 联系电话:0531—88037818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未来一段时期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着重强调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
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的发展建议
实现城乡之间公共文化全方位的互联互通,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为此,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匹配程度出发,实现“精准供给”;以加强城乡公共文化资源建设为落脚点,消除城乡分化;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效率为着力点,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1.出发点:提高城乡文化服务供需匹配水平
要彻底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的“供需错位”,关键在供给侧发力,理清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关系,找准群众文化需求,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高度,制定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实施方案,实现“精准供给”;并逐步健全公共文化服务动态调整和群众反馈机制,开展“订单式”服务,将此作为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发展的出发点。
2.落脚点:强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均衡程度
为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发展,消除两极分化,应以城乡公共文化资源建设为落脚点。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和项目制定上,对农村及偏远地区给予一定程度的倾斜和优惠,尽可能的消除地域差距,统筹城乡发展,基本实现城市有重点公共文化建设项目,乡镇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健全公共文化服务城乡联动机制,加强城市对农村的定向帮扶,构建规模化、常态化的文化志愿服务队伍,加大城乡之间文化人才的交流互换。
3.着力点:提升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效率
应高度重视服务质量,创新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设施数字化科技化水平,推进乡村数字图书馆、乡村文化网上展馆等基层公共文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设施使用效率,打通公共文化服务通往城乡的“最后一公里”。加强城乡地方公共文化法律政策体系建设,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自觉性,提升设施使用率,将此作为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着力点。

发布人:丁庆建
审核人:昝胜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