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单位:文化产业动能转换与生态系统(山东大学)山东省文化科技重点实验室
【导读】2020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对未来一段时期文化生态系统性保护与利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公共文化与文化产业数字化、区域文化产业带建设等领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深刻把握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文化产业动能转换与生态系统(山东大学)山东省文化科技重点实验室通过聚焦前瞻性、全局性和战略性重大问题,创新规划理念、理清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助力“十四五”文化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本研究专题由文化产业山东省文化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昝胜锋领衔起草,联合山东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泺尚有道文化产业规划团队、《创意中国调研报告》编委会共同完成。文化产业山东省文化科技重点实验室以前瞻性服务中国文创产业,落地服务国家乡村振兴、山东省文化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等各级重大战略为宗旨,将陆续发表相关最新研究报告。相关研究报告及互动信息请登录网站http://www.cslab.sdu.edu.cn,或发送邮件至sduwhcy@163.com。 联系电话:0531—88037818
一、模型分析:体育产业竞争力模型构建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体育产业竞争力模型构建
为了更好地展现我国体育产业核心竞争力,我们利用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产业竞争力“钻石模型”理论,对我国体育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和产业内在联系进行分析。波特“钻石模型”主要包括四个主要的影响因子,生产要素,需求因素,支持与相关产业,企业结构、战略与竞争,另外,构建产业模型理论还需要政府和机遇的条件支持。通过“钻石模型”四个要素和两个条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清晰地对体育产业竞争力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
(二)体育产业影响因素分析
1.生产要素竞争力因素分析。生产要素作为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是体育制造业发展过程中的首要保证。
2.需求条件因素分析。当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主要受外部市场需求和体育产业内在需求两方面的影响。在外部市场需求方面,受市场供给侧改革的影响,体育服务业市场逐渐扩大,市场需求逐渐增加。在体育产业内部需求方面,体育健身器材、体育培训、体育装备、体育服务等需求都在逐渐增加。
3.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因素分析。我国体育产业主要包含体育赛事、体育服务业、体育制造业等几大方面,对于各大产业来说,存在一定的联系和竞争,市场合作比较密切。企业在发展战略和企业构架方面不断改善,市场逐渐扩大,市场环境越来越好,良性竞争关系越来越多。
4.支持与相关产业因素分析。体育产业相较于发展较好的产业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其发展速度非常快,在发展过程中一定会借鉴利用其他产业的技术和核心知识来推动自身发展。从产业内部来看,体育产业内部也存在相对发展较慢的细分产业,发展较好的产业会发挥一定的支持和带动作用。
5.政府条件分析。党和国家将体育产业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体育产业的地位逐渐上升到国家层面,政府要加快体育改革创新,提高体育思想和体育理念,促进体育事业的进步。
6.机遇条件分析。我国体育产业也出现了三大机遇,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至今,我国体育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体育产业改变了以往的发展模式。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席卷全球,居家隔离成为疫情防控的主要手段,居民对体育的渴望要远远高于平时,为我国体育制造业和互联网健身产业提供了快速发展的机遇。2020年北京冬奥会,我国体育产业将迎来第三大机遇。
二、体育产业外部效应作用分析
1.经济效应。体育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对推动国家经济新突破提供了动力,随着体育产业顶层设计的不断完善,推动体育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拉动体育消费的同时带动经济可持续增长。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拉动就业,提高经济发展理念,加速发展体育服务体育,刺激市场经济的新崛起。
2.社会效应。体育产业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体育产业的社会生态和人文环境的影响也非常大。体育产业的发展带动人们全民健身,改变思想观念,鼓励和带动人们参与体育活动,增强国民体质,改善人们的生活态度,建立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体育产品和服务也充斥在社会的各个角落,不断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
3.文化效应。体育产业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表现形式。体育文化功能的体现也是体育产业发展和进步的必要因素之一,人们的体育思想不断深化,国民对体育的热爱程度越高,对体育产业发展越有利。体育文化也是人们在体育活动过程或体育实践中创造和不断深入完善的,它是通过有形的产品和行为来展现、反映文化属性的观念和思想,其文化功能有利于展现我国综合国力和国民精神。
4.融合效应。体育产业的发展并不是独立存在和独立进行的。体育产业的主要领域是靠与其他产业共同发展起来的而不是简单地自我发展。体育产业的与其他周边产业融合,可以更好地发挥体育IP的无形价值,发挥更大的价值。“体教融合”“体医融合”还有非常流行的体育旅游等等,都是产业融合的具体表现。
三、比较分析:体育产业国际国内比较分析
(一)国外体育产业经典案例分析
1.德国柏林体育产业发展典型案例。柏林体育产业发展具有三大优势:第一,社会认同感高,在柏林经济、文化的深厚基础条件下,柏林体育产业一直都发展的非常快,产业规模和产业环境都保持较高水平。第二,完善的市场结构,成熟的体育市场为柏林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途径和保障,体育市场的稳定性高,市场结构完善,环境良好,具有整套的市场管理体制和规范。第三,创新与科技驱动。Adidas、PUMA等品牌在创新和科技方面都是完美的体现,每年投入大量的研发资金,将创新作为开拓市场的手段。
2.美国洛杉矶体育产业发展典型案例。洛杉矶体育产业发展成功经验包括:第一,体育文化底蕴丰厚。美国作为体育兴起和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洛杉矶体育文化已然成为这座城市的标志。第二,有限的政府规制。美国是一个社会化相对成熟的国家,在洛杉矶,体育政府部门不会对体育产业进行过多的干预,通过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来保障体育产业,具体实施更多的是采用社会化管理以及联盟管理体制。第三,商业化的发展模式。洛杉矶体育产业是市场经济主导下的,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的产物。
(二)国内体育产业优势分析
1.青岛市体育产业典型案例。鼓励制定体育产业发展新政,壮大体育消费主体,加强体育产品供给。打造体育产业集群,与海尔地产集团共同推动的即墨温泉田横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达成战略合作意向,另有2个项目正式签约,5个项目完成战略意向签约。打造品牌体育赛事,青岛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帆船比赛举办城市。
2.上海市体育产业典型案例。体育服务业发达,占体育产业总产出的比重非常高,显示出其服务业规模质量对体育产业产生的巨大带动作用。体育产业较为结构合理,产业体系相对完善,服务业、制造业、场地设施等分布相对均衡,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了上海市人口多、经济发达等优势。服务业、制造业、场地设施等分布相对均衡。
(三)体育产业国际国内比较分析
第一,无论是美国洛杉矶还是德国柏林,体育产业在市场的认同感非常强,人们都非常重视体育产业,对体育消费的感知度较高。
第二,“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方式,发挥市场资源配置能力及完备的制度治理体系,具体表现为政府充分放权,给予社会和市场充足施展空间,在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上取得诸多成效,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宽松环境和政策保障。
第三,国外推行职业联赛,运动项目职业化形成稳定的体育产业链环,品牌赛事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带动体育产业相关业态勃兴。
第四,国外更加重视创新体育产业发展商业模式,政府进行宏观把控,以市场机制协调俱乐部及职业联盟间的权益,实现利益相关者多元协同且互利共赢。
四、案例分析:济南市体育产业发展实践
(一)现状研判
1.当前现状。2018年济南市体育产业总产出为381.36亿元,体育产业增加值150.78亿元,增加值占GDP的比值1.74%,占全省的15.5%在山东省内排名第二位。从数据可以看出,济南市体育产业总产出和增加值均高于全国平均值,占GDP中的比例有所提高,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2.发展优势。第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济南市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制度对体育产业的结构不断调整和布局。第二,政策、资金支持。从政策和资金方面对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持,鼓励体育企业发展,促进济南市体育产业进步。第三,政府服务能力的提高。随着国家对体育产业的重视,济南市体育产业不断发展,政府对体育产业的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3.产业困境。产业规模得不到进一步突破,根据济南市体育产业总支出和增加值,可以看出产业在不断发展,但发展的速度相对较慢,离预期的目标还有比较大的距离。产业审计考核方式的不完善,济南市体育产业市场不断规模化和正规化,产业审计考核方式相对不够完善,大部分是通过政府购买第三方服务的方式来执行审计和绩效考核任务。缺乏影响力的赛事,济南市作为山东省的省会城市,具有影响力的体育赛事却相对较少。
(二)济南市体育产业策略与对策建议
1.发展突破点。济南市体育产业中体育培训业发展迅速,但是在体育赛事方面相对较弱,在以后的产业发展中应当以赛事作为产业发展的新突破点。首先,2014年国家体育总局下发了《关于推进体育赛事审批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意见》中指出除全国综合性运动会和少数特殊项目赛事外,包括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在内的全国性体育赛事审批一律取消。国家对群众性体育赛事的大力支持,济南市应当抓住机遇,以体育赛事为主要方式,进行城市特色宣传和号召广大群众参与全民健身行动。其次,要充分利用资源,济南市拥有奥体中心等大型体育场馆设施应当充分的利用起来,另外,大明湖、趵突泉、千佛山等旅游胜地,可以满足群众参与体育锻炼和旅游的双重需求。最后,济南市体育企业要更好地融入体育赛事,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产生企业间的良性竞争,这也是济南市体育产业发展新的突破。
2.导向着力点
(1)政府作用
政府作为体育产业的引导者和管理者,应当充分发挥政府职能,提高政府的服务能力,制定相应的政策和制度,保障体育产业平稳快速的增长,除此之外,政府应当设立相应的市场监督和管理人员,监督政府扶持资金的走向和用途,改善体育市场环境,监督市场行为。政府应当加强与文化、教育、科技、旅游、医疗、养老等跨界融合,积极寻找与各行业的契合点,培育新的业态。与此同时,作为山东省的省会和山东省体育产业的支柱城市,济南市政府应当加强体育赛事和体育活动的举办,提高城市影响力,全面落实全民健身和体育强国战略,提高群众健身积极性,提高体育赛事等核心产业的发展。
(2)市场主体
从市场主体角度进行分析,济南市体育产业主体是体育企业,伴随着济南市市场主体的日益活跃,约束市场主体的行为,自觉维护市场市场环境是市场主体的责任和义务。市场主体之间的合作交流可以促进主体双方的发展,不仅是体育产业,鼓励体育市场主体和其他产业主体之间的融合发展,促进产业融合,提高市场主体的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建立市场主体服务平台,市场主体服务水平的提高可以拉动市场消费,刺激体育消费,加快产业进程。其次,市场主体应当重视创新和科学技术,市场主体的创新和科技发展才能够紧跟市场潮流,在众多产业中占据一定的市场地位。
(3)体育消费群体
体育消费群体主要是人民群众,人口数量决定体育消费的市场规模,济南市拥有近900万人口的庞大体育消费群体,体育市场需求和购买潜力巨大。根据国务院出台的《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8—2020年)》,国家发改委和国家体育总局配套出台了《进一步促进体育消费的行动计划(2019-2020年)》鼓励体育消费。从济南市当前体育消费水平来看,体育消费人群主要集中在中青年消费群体,对于老年人体育消费相对较弱。应当重点从老年人入手,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着力扩大体育消费;济南市体育系统不断加大工作力度,通过多种形式比如发放体育产品购物券,免费开放体育健身场所等等,刺激老年人的体育消费。

发布人:丁庆建
审核人:昝胜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