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机遇期。为深刻把握文体产业发展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文化产业动能转换与生态系统(山东大学)山东省文化科技重点实验室持续推进“十四五”文体产业系列专题研究。通过聚焦前瞻性、全局性和战略性重大问题,创新规划理念、理清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助力“十四五”文体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本研究专题由文化产业山东省文化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昝胜锋领衔起草,联合泺尚有道文化产业规划团队、《创意中国调研报告》编委会、山东大学体育产业研究中心共同完成。文化产业山东省文化科技重点实验室以前瞻性服务中国文体产业,助力实施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为宗旨,将陆续发表相关最新研究报告。
相关研究报告及互动信息请登录网站www.cslab.sdu.edu.cn,或发送邮件至sduwhcy@163.com。联系电话:0531— 88037818。

摘要:《“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对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推进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提出新要求,指出“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线上演播、数字创意、数字艺术、数字娱乐、沉浸式体验等新型文化业态。”本文围绕“十四五”期间数字创意产业发展路径提出若干意见。
数字创意产业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与文化创意产业渐趋融合的新型业态,是以CG等现代数字技术为工具所进行数字内容研发、视觉设计、策划、创意生产活动。
一、数字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
2016年的政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数字创意产业”的概念,提出“大力发展数字创意产业”。《“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又强调了发展数字创意产业的重要性,并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任务当中。《“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中将数字创意产业列为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成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里程碑之年。2017年《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从国家层面首次对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提出的宏观性的指导政策文件,并首次明确提出数字文化产业概念。2020年《关于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指导意见》中鼓励数字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建设数字创意产业集群,加强数字内容供给和技术装备研发平台的同时,打造多元化消费体验;《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提出部署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落实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促进文化产业“上云用数赋智”,积极培育壮大数字创意等各类新兴数字文化业态。
从相关政策措施中可以看出,发展数字创意产业一直是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也是未来引导数字经济发展方向的重要内容。
二、数字创意产业的趋势特征
近几年,随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热潮,从“泛娱乐”到“新文创”,数字创意产业从过去的“野蛮生长”到如今的“科技赋能”,对文化的创新变革带来了深刻影响。
文化是数字创意产业的核心。数字创意产业的发展创新离不开数字内容,文化创新是数字创意的灵魂。重视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是推动数字创意内容创造生产,实现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数字创意产业融合潜力巨大。数字创意产业作为科学技术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性输出业态,为提高经济价值、促进文化展示传播的多样化开拓了发展空间。目前,数字创意产业已经形成了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文化产业生态圈,对提高文创产业链的运作效率,促进影视、游戏等新兴行业发展提出了多元助力。
数字创意产业提供创新创业新平台。基于信息技术、物联网等技术的数字创意产业,为一批有创意、富有想象力的能力者在创新创业过程中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为数字创意这一行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不断激活数字创意产业新内容与新模式。
三、“十四五”期间数字创意产业发展路径
“十四五”期间,数字创意产业作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承载,应围绕以下三个方面重点加以引导。
提炼传统文化创意元素,赋能数字创意产业。一方面要深度挖掘丰富中华文化创意元素,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内涵重构,引发情感共鸣。另一方面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丰富文化对外传播的符号和内容,构建既具中国特色又同国际接轨的数字创意产品与服务体系。
促进内容产业与上下游产业交互赋能,构建数字创意产业链。加快内容产业与数字创意技术交互发展,利用各种新技术、新手段优化产业环境,强化产业链各节点数字视听、装备等技术研发,解决产业链运作中人才、知识产权等问题,激发产业链上下游环节企业创新活力。
推动数字创意产业与周边产业交互赋能。鼓励数字创意企业赋能体育、旅游、康养、娱乐等周边产业,加快传统产业产品创新、品牌升级、标准迭代,在拓展传统产业市场空间的同时,为数字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储备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