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机遇期。为深刻把握文体产业发展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文化产业动能转换与生态系统(山东大学)山东省文化科技重点实验室创新推出“十四五”文化产业“空间业态”系列专题研究。通过聚焦公共空间、产业空间及文体旅商等业态,创新规划理念、理清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助力“十四五”文化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本研究专题由文化产业山东省文化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昝胜锋领衔起草,联合泺尚有道文化产业规划团队、《创意中国调研报告》编委会、山东大学体育产业研究中心共同完成。文化产业山东省文化科技重点实验室以前瞻性服务中国文体产业,助力实施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为宗旨,将陆续发表相关最新研究报告。
相关研究报告及互动信息请登录网站www.cslab.sdu.edu.cn,或发送邮件至sduwhcy@163.com。联系电话:0531— 88037818。
摘要:城市更新作为城镇化建设的“下半场”,既是优化城市风貌之举,更有提升城市治理水平之意。近年来,针对城市更新领域的文化赋能问题,国家省市各级积极探索新模式、新路径。本文结合相关政策导向及各地实践,探索新时代文化赋能城市更新的新动向。
城市更新是一种将城市中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城市社会生活的地区作必要的、有计划的改建活动,一般包括对城市建筑等硬件系统和各种文化环境、生态环境、空间环境、视觉环境等的改造与延续。
传统城市化道路在实现城市规模急剧扩张、城市景观日新月异、物质环境迅速改善的同时,也产生了城市历史文脉被切割、文化资源流失、文化特色消亡等负面效应。因此,在城市快速更新过程中,如何在有效保护城市文化、赋予其持久生命力的基础上,塑造与之有机统一的城市风貌,已经成为新时代统筹安排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生态涵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前提。
一、城市更新的政策导向与基本遵循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要加快推进城市更新,改造提升老旧小区、老旧厂区、老旧街区和城中村等存量片区功能,推进老旧楼宇改造。2021年8月,住建部《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中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要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尊重人民群众意愿,以内涵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为路径,转变城市开发建设方式,坚持“留改拆”并举、以保留利用提升为主,加强修缮改造,补齐城市短板,注重提升功能,增强城市活力。《“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促进文化产业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鼓励利用城市历史建筑、工业遗产、旧厂房、旧街区、旧仓库等存量空间发展文化产业,促进城市更新和产业升级,助力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转型。
从相关政策文件中可以看出,新时期城市更新的基本遵循包括:一是严格控制大规模拆除、增建、搬迁,推行小规模、渐进式有机更新和微改造,保持邻里关系和社会结构稳定。二是通过保留既有建筑、原有尺度、特色风貌,最大限度保留老城区具有特色的格局和肌理,延续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三是稳妥推进改造提升,针对老旧、腾退统计采用疏解、腾挪、置换、租赁等方式,发展新业态、新场景、新功能。四是城市更新与文化传承实现产业化并轨,通过产业化道路寻求活化城市传统、实现文化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二、文化赋能城市更新的新趋势
近年来,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结合城市文化战略,不断加快城市更新步伐,在文化赋能城市更新进程中积累和探索了诸多有益经验。
(一)北京:统筹片区单元更新与分项更新
2021年8月,北京市出台《城市更新行动计划(2021-2025年)》,提出通过四个“有利于”,重点聚焦首都功能核心区平房(院落)、老旧小区、危旧楼房、城镇棚户区、老旧楼宇、传统商圈、低效产业园区、老旧厂房等多种更新单元,满足城市发展战略导向和人民群众“七有”要求、“五性”需求。在文化赋能的角度,具体包括:首都功能核心区平房(院落)涉及传统四合院的保护性修缮、恢复性修建,老旧小区、危旧楼房、城镇棚户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升级,老旧楼宇、传统商圈与低效产业园区的文化及相关业态的导入,老旧厂房的工业文化传承及创新利用等,最终促进生活空间改善提升、生产空间提质增效。

(二)上海:文化“微更新”改造与组织创新
上海市先后出台《上海市城市更新实施办法》《上海市城市更新条例(草案)》《上海市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十四五”规划》等文件,在制度保障、机制创新、政策配套等环节探索了相关经验:一是通过保护一批具有特色的历史文化遗产,增加一批城市文化景观,实施公共空间的文化“微更新”改造,全方位营造城市人文气息。二是实施“四大行动计划”(即共享社区计划、创新园区计划、魅力风貌计划、休闲网络计划),主要针对社区服务、创新经济、历史传承、慢性生活”四项城市功能短板,以专业性、审美性、自治性赋能城市更新。三是探索建立社区规划师制度,鼓励存量产业用地实施更新时分级实施相应的能源、规划、土地、财政等政策,着力打造业态、生态、形态与文态融合的公共空间,切实践行城市的人本价值。

当前,高质量发展是时代主题。城市更新正在从传统拆旧建新的硬件思维向产城人文一体的软件思维转型,文化也正通过文艺、创意、时尚、活力等新元素反哺着城市更新,生动延续着城市的文脉和历史底蕴。
发布人:丁庆建
审核人:昝胜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