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机遇期。为深刻把握文体产业发展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文化产业动能转换与生态系统(山东大学)山东省文化科技重点实验室创新推出“十四五”文化产业“空间业态”系列专题研究。通过聚焦公共空间、产业空间及文体旅商等业态,创新规划理念、理清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助力“十四五”文化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本研究专题由文化产业山东省文化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昝胜锋领衔起草,联合泺尚有道文化产业规划团队、《创意中国调研报告》编委会、山东大学体育产业研究中心共同完成。文化产业山东省文化科技重点实验室以前瞻性服务中国文体产业,助力实施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为宗旨,将陆续发表相关最新研究报告。
相关研究报告及互动信息请登录网站www.cslab.sdu.edu.cn,或发送邮件至sduwhcy@163.com。联系电话:0531— 88037818。
摘要:2021年6月出台的《“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提到了要改善文化消费环境,推动各地建立文化消费数据监测体系。本文从《规划》中提到“文化消费”相关内容及文化消费数据现状发展入手,对各地如何建立文化消费数据监测体系,优化供需结构进行探索分析。
2021年6月出台的《“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到“改善文化消费环境,推动各地建立文化消费数据监测体系”。从此次《规划》中34次提及文化消费来看,在当前国际局势背景下,通过刺激消费提振经济已成共识。十四五期间,文化消费作为作为文旅产业链条的最后一环,如何完善文化消费数据监测体系,优化供需结构,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成为关键环节之一。
一、文化消费成为扩大内需新引擎
在文旅融合、主客共享的理念推动下,消费规模不断扩大,文化消费成为扩大内需新引擎。
其一,文创产品市场发展迅速。近年来,随着研学游览掀起全民热潮,各地博物馆通过推出精品展览、文创产品和线下活动,以此来吸引更多年轻人进入这一领域。从故宫文创、文创雪糕,再到考古盲盒,国内文创市场正借助数字化高科技手段及跨界元素,将年轻人的目光汇聚于此,利用圈层文化,引领“国潮”文创市场新风尚。

其二,文化旅游消费实现新突破。文旅产业现已成为引领消费升级的主要渠道。随着当前民众消费需求从生存型消费升级到品质型消费,文化旅游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从各种统计数据来看,文化旅游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通过做好基本需求、优化升级需求、创新新型需求来扩大内需,畅通产业、市场、经济社会循环。
其三,文娱消费发展潜力巨大。当前,受后疫情时代影响,数字出版、网络游戏、网络文学等发展势头强劲,并逐步由娱乐导向拓展到兼具资讯、社交、教育特征,市场主体日益多元,为数字产业带来新活力的同时,与电商、教育、文旅等业态实现了深度融合,为文娱产业带来了全方位的体系重构与体验升级,以IP为核心的文娱消费运作也有效推动了全产业链的发展。不仅如此,数字技术为沉浸式业态提供技术支撑,以沉浸式为代表的文娱消费新场景也随之进入十四五发展的快车道。
二、“文化消费”关键内容解读
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对“文化消费”环节如何提振经济发展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发挥文化消费示范城市引领作用。《规划》指出“十四五时期,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达到30个左右,建设60个左右区域文化和旅游消费中心城市,加强指导支持和动态管理,带动文化和旅游消费持续增长。”从政策引领、智库支撑、市场推动等方面带动文化消费,刺激经济发展。
二是培育个性化文化消费新模式。《规划》指出:“要培育新型消费、信息消费、定制消费等,培育消费增长点。”随着民众消费需求的多样化,群体性、圈层性成为个性化文化消费新模式,跨界融合趋势日益明显。

三是打造复合型文化消费综合体。《规划》指出:“要把文化消费嵌入各类消费场所,建设集合多种业态的消费集聚地。”传统商城的单一消费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下文旅产业的不断融合,“文和友”模式的火爆可以看到消费者对复合型文旅综合体的需求,以文化为主题,融合体育、住宿、科技等多业态模式,打造主题型商业模式成为满足消费者多样化文化需求的最佳选择。

三、如何构建文化消费数据监测体系
《规划》指出:“加强文化和旅游数据资源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数据开放和共享机制,强化数据挖掘应用,不断提升文化和旅游行业监测、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需求侧作为激活文化消费的重要渠道,完善文化消费数据监测体系是有效进行需求侧管理的基础依据。基于此“十四五”时期为进一步激活文化消费活力,优化文化消费相关政策举措的针对性和指向性,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完备的文化消费数据监测体系成为必然。
其一,从顶层设计方向发力,政府相关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文化消费数据重要性的认识,完善常态化文化消费促进机制,与文化及相关领域的行业智库与协会合作,扩大文化消费的有效制度,通过整合各类文化业态数据,实现联合组建、分工协作,打造文化大数据体系全平台,共建文化消费数据监测及共享机制,赋能文化数据消费。通过对文化消费意识、习惯、方式需要长时间的培养与引导,实现对文化消费数据常态化的监督制约。
其二,紧跟当下文化消费趋势,一方面持续挖掘和扩大夜间文化消费,面对当下夜间经济正朝着多元化、特色化方向的发展趋势,利用数据监督体系创新夜间经济模式,将精神消费纳入夜间文化主题IP打造的环节之中,有效实现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建设。另一方面进一步优化线上消费新模式,营造多元化文化消费新场景,通过与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合作,及时抓取消费者文化消费数据与反馈,培育云旅游、云直播,发展线上数字化体验产品,实现定制、体验、智能、互动等消费新模式发展,完善文化消费数据监测流程,打通生产端、供给端、云端和需求端,进而打造沉浸式旅游体验新场景。
发布人:丁庆建
审核人:昝胜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