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积极老龄化视角下文化养老服务建设思考——“十四五”文化产业“空间业态”专题研究之二十四
日期: 2021-09-16 信息来源: 实验室宣传部 点击数:

【导读】“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机遇期。为深刻把握文体产业发展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文化产业动能转换与生态系统(山东大学)山东省文化科技重点实验室创新推出“十四五”文化产业“空间业态”系列专题研究。通过聚焦公共空间、产业空间及文体旅商等业态,创新规划理念、理清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助力“十四五”文化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本研究专题由文化产业山东省文化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昝胜锋领衔起草,联合泺尚有道文化产业规划团队、《创意中国调研报告》编委会、山东大学体育产业研究中心共同完成。文化产业山东省文化科技重点实验室以前瞻性服务中国文体产业,助力实施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为宗旨,将陆续发表相关最新研究报告。

相关研究报告及互动信息请登录网站www.cslab.sdu.edu.cn,或发送邮件至sduwhcy@163.com。联系电话:0531— 88037818。

摘要:随着新时期老年人对精神生活和养老层级的追求不断提高,养老服务逐渐与文化、旅游、科技、生态等产业融合发展,诞生了文化养老、旅游养老、智慧养老、生态养老等新业态、新模式。积极老龄化视角下,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通过文化养老推动新时代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以智慧科学决策助力我国文化服务、养老产业的发展。

一、理论概念阐释

 

(一)积极老龄化理论

2002年4月世界卫生组织向联合国第二届世界老龄大会递交了《积极老龄化—政策框架》的书面提议。大会接受了有关提议,并将“积极老龄化”的内涵写入了《联合国第二届世界老龄化大会政治宣言》。比起“成功老龄化”、“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表达了更加深远更加广泛的含义。具体是指为了提高晚年生活水平和质量,将健康、参与和保障的机会尽可能发挥到最大效用的过程。积极老龄化的覆盖面不是个体老年人,而是全体老年人。“健康、参与、保障”构成了积极老龄化理论的三大支柱。“健康”是积极老龄化的基础,“参与”是积极老龄化的关键与核心,“保障”是积极老龄化的安全防护网。

而参与维度是指老年人在退休后按照自身需求、偏好、能力以及健康状况,积极参与家庭活动和社会活动。老年人不应该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而应当主动重新融入社会,参与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活动,真正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用,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这其中文化养老服务的贯彻落实正是体现了积极老龄化的深刻内涵。

(二)文化养老服务溯源

中国传统文化中并没有对“文化养老服务”这个概念,但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不重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事实上,《礼记·祭仪》中记载:“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表明在古人看来,孝敬父母绝不仅仅是提供物质赡养,而是从精神层面认同老年人的社会地位,做到尊老、敬老。《礼记·内则》中写到:“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不违其志。乐其耳目,安其寝处,以其饮食忠养之,孝子指身终”。可见,孝养的本质在于不违背老年人的意志,使其保持心情舒畅,真正实现老有所乐。《新唐书·礼乐》提到:“皇帝亲养三老五更于太学。所司先奏三师、三公致仕者,用其德行及年高者一人为三老,次一人为五更,五品以上致仕者为国老,六品以下致仕者为庶老”。“三老”、“五更”的设立,表明统治者很重视老年人的社会地位,营造尊老敬老的社会氛围,满足老年人被尊重的精神需求,真正实现老有所敬。《北史·卷二十五·列传第十三》记载:“孝顺之道,天地之经,今承三老明言,铭之于怀”。可见,老年群体通过参政、议政、向皇上进谏等形式,实现老有所为。因此,文化养老服务概念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古人在探索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为后续研究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

二、国外文化养老经验借鉴启示

(一)美国文化养老服务法律政策支持

首先,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推动了老年教育的发展。美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使老年人拥有受教育的权利,同时也让老年人意识到文化养老服务的重要性。1965年颁布的《美国老人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使老年人获得了全方位的保障。同年颁布的《联邦老龄教育政策》规定白宫老龄会议每十年举办一次,为老年教育提供了政策性保障。此后美国相继颁布了《成人教育法案》、《职业教育法案》等法规政策,也对老年教育进行了规定。1976年美国颁布了全球首个《终身教育法》,终身教育被应用于老年教育中,使得学习成为相伴一生的持续性活动,从摇篮到坟墓从不停止,这就奠定了美国老年人“终生学堂”的理论基础。除此之外,美国政府通过投入资金介入老年教育,引导行业的发展,以此来提升老年人的权益。美国的文化养老服务形成时间较长,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文化养老服务的形式、理念和具体措施均发生着积极的变化。美国完善的法律法规、多种多样的教育形式、多元化的课程设计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

(二)英国养老服务健全文化教育体系

上世纪30年代,英国就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文化养老服务历史久远,发展程度高,主要表现为老年教育,其目的在于充实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提高主观幸福感。英国完善老年教育体系的主要目标在于生命最后时期的自我完善,丰富老年人的生命意义,鼓励老年人积极主动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文化快乐、重获文化自信,从而提升晚年生活质量。同时英国老年教育体现以人为本,提倡互助平等,成员既可以是学生,也可以是老师。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成员可以作为老师传授知识;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成员也要虚心学习和讨教。老年人通过相互传递知识和经验,能够增强与外界的联系,拓宽交际圈,增强其自信心和自尊心。此外,英国老年教育的教学方式灵活多样,不局限于室内课堂,鼓励老年人户外实践体验学习。提倡老年人根据需求自发组织学习,注重分享型学习和小组教学,实现内部资源的共享互动。

(三)日本文化养老服务注重开发和利用老年人力资源

日本是当今世界上老龄化速度的国家,也是老龄化程度最为严峻的国家。日本在应对老龄化方面积累了较多的经验与做法,注重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20世纪70年代,日本政府才参与进来并发挥主导作用,给予老年教育一定的财政支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其次,日本老年教育课程设置多样,主要包括生活常识、医疗保健、文化艺术、人际沟通等课程,力求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其中医疗保健和文化艺术最受老年人的欢迎和喜爱。最后,日本老年教育提倡独立自主学习,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各类教学活动,充分发挥个人主动性,增强自信心。许多老年大学设置了咨询委员会,鼓励老年人出言纳策,融入到管理中,使自身不断得到进步,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

 

发布人:丁庆建

审核人:昝胜锋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动能转换与生态系统山东省文化科技重点实验室  未经允许 严禁复制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经十路17922号山东大学千佛山校区南院  电话:0531-88396626 88037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