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黄河文化高质量发展,从非遗专项调查抓起——“十四五”文化产业“空间业态”专题研究之三十一
日期: 2021-10-08 信息来源: 实验室宣传部 点击数:

【导读】“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机遇期。为深刻把握文体产业发展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文化产业动能转换与生态系统(山东大学)山东省文化科技重点实验室创新推出“十四五”文化产业“空间业态”系列专题研究。通过聚焦公共空间、产业空间及文体旅商等业态,创新规划理念、理清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助力“十四五”文化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本研究专题由文化产业山东省文化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昝胜锋领衔起草,联合泺尚有道文化产业规划团队、《创意中国调研报告》编委会、山东大学体育产业研究中心共同完成。文化产业山东省文化科技重点实验室以前瞻性服务中国文体产业,助力实施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为宗旨,将陆续发表相关最新研究报告。

相关研究报告及互动信息请登录网站www.cslab.sdu.edu.cn,或发送邮件至sduwhcy@163.com。联系电话:0531— 88037818。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在黄河文化遗产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占了很大的比例。而开启黄河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起点便是非遗专项调查。因此,本文从非遗专项调查开始研究,通过分析山东段、甘肃段开展进程,针对沿线省份提出了几项开展建议。

2021年初为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挖掘黄河文化蕴涵的时代价值、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文旅部非遗司启动了黄河流域非遗资源调查工作,拟对黄河流域九省区的非遗代表性项目和资源进行科学、准确、全面调查。

一、非遗调查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在黄河文化遗产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占了很大的比例。

1.中华民族之魂

黄河流域许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根植于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比如,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二十四节气,其历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华胥历》《伏羲历》《夏小正》,这是黄河流域的历法之根;被列入国家及省市县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唐三彩烧制技艺、汝瓷烧制技艺、洛阳肖氏烧伤自然疗法技艺、雀金绣技艺等,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是黄河流域多种现代技艺之根。这些技艺,世代传承,是中华民族之魂。非遗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除了保护,更重要的是传承。任何一个民族都要将其优秀文化继承、发展,因为这里面包含着民族的魂。

 

2.非遗的创新性保护

对待黄河流域的非遗,要代代传承下去。要用创新的思维去领航技艺,用进取的心态去发扬光大。只有将非遗自身的优点充分弘扬,才能传承,从而创造出新的传奇。非遗保护任重而道远,非遗保护是保护母亲河的长期攻坚工程,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而黄河流域非遗调查则是保护传承的起点工作,是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重要举措,是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的具体任务,更是黄河战略实施的重中之重。

 

二、专项调查开展进程

1.山东段

为落实《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推进黄河流域、大运河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的意见》,推动实施山东黄河流域、大运河沿线非遗传承人群研修工作,促进“两河”区域非遗项目保护、传承、弘扬,为举办好“河和之契:首届黄河流域、大运河沿线非遗展示周”奠定基础,7月18日,山东正式启动全省黄河流域、大运河沿线非遗项目寻访调研活动。

 

此次调研分黄河、大运河两个调研组,涉及山东济南、淄博、枣庄、济宁、泰安、德州、聊城、滨州、菏泽等市,将通过寻访非遗传承人所在社区(村居)、开展田野调查、调研非遗工坊和非遗保护单位等,对山东黄河流域、大运河沿线非遗项目和传承人群情况进行实地探访,深入了解“两河”区域非遗保护状况、存在的突出问题及非遗传承人群现状、所面临的困难“瓶颈”等。

2.甘肃段

兰州文理学院遴选28名非遗智库专家、72名沿黄县区学生骨干,组成黄河流域非遗调研项目组,分成5个工作小组。调研项目组先后召开项目策划会、汇报会、专题会、培训会、小组会和问题反馈会等七次工作会议,统筹推进调研工作。在各市县文化馆非遗工作人员和项目组成员的密切配合、积极推进下,目前甘肃省黄河流域9个市(州)64个县( 区、省直)的4214个非遗项目的基本数据已采集完成。特别是白银、武威两个市,各县区非遗项目基本数据报送及时、准确、完整,为深入细致开展案头工作节约了时间、提供了便利。下一步,项目组将围绕落实文旅部调研工作核心任务和关键指标,重点开展对非遗项目采集数据的填表复核、对非遗资源的走访调研和人员访谈、调研报告编撰等工作。

 

三、发展建议

1.有序组织,统筹推进

把黄河流域非遗调研工作作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赋能文旅产业的重点工作来抓。充分利用高校和非遗智库的专家资源,组成黄河流域非遗调研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工作示范引领和激励机制,在统筹各方力量、多方协调社会资源和积极运用网络手段等方面下足功夫,统筹推进调研工作。

2.深入走访,因地制宜

深入一线走访调查,以高度的责任、科学的态度、客观的标准,全面系统进行调研。要结合不同项目,采取不同调查方法,及时采集最新的调研数据,力争高质量、高效率做到“家底清、数据准、情况明”。深入了解非遗保护状况、存在的突出问题及非遗传承人群现状、所面临的困难“瓶颈”等。

3.精准采集,科学留据

深刻认识加强黄河流域非遗挖掘、研究和阐释,本着严谨务实高效的原则,科学精准采集项目、照片和资源信息,力求高质量生成调研数据库。统筹兼顾基本数据与调研走访,适时合理安排人员深入基层调研,力争用第一手调研资料,形成一份富有科学性、学术性、建设性的调研报告。

 

发布人:丁庆建

审核人:昝胜锋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动能转换与生态系统山东省文化科技重点实验室  未经允许 严禁复制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经十路17922号山东大学千佛山校区南院  电话:0531-88396626 88037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