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中国城市夜间经济发展及典型案例分析(一)
日期: 2023-03-08 信息来源: 实验室宣传部 点击数:

【导读】“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机遇期。为深刻把握文体产业发展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在2023年这个关键时期,文化产业动能转换与生态系统(山东大学)山东省文化科技重点实验室创新推出“十四五”文体产业发展系列专题研究,致力于创新规划理念、理清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助力“十四五”文体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本研究专题由文化产业山东省文化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昝胜锋领衔起草,联合山东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泺尚有道文化产业规划团队、《创意中国调研报告》编委会、山东大学体育产业研究中心共同完成。文化产业山东省文化科技重点实验室以前瞻性服务中国文体产业,助力体育强国、文化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将陆续发表相关最新研究报告。

相关研究报告及互动信息请登录网站www.cslab.sdu.edu.cn,或发送邮件至sduwhcy@163.com。联系电话:0531— 88037818。

摘要:自2016年开始,中国城市夜间经济规模快速增长,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中国夜间经济规模突破40万亿元,对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本文在简要分析中国城市夜间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选择上海、西安两座城市为案例,对夜间经济发展的探索历程及典型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进行总结分析。

一、中国城市夜间经济发展指数分析

消费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国家及地方政府为了拉动消费,积极颁布相关政策推动夜间经济发展。从夜市到夜间经济商圈,再到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夜间经济不断向产业化、专业化、品质化的方向升级,折射出民众对更丰富、更便利、更美好生活的向往。

从相关数据来看,中国城市夜间经济发展指数整体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新业态保持强劲增长态势,整体呈现以下趋势:

第一,城市发展水平均衡性提升,指标差异性下降。受疫情影响,2022年夜间消费整体比例收缩,但市场需求强势回归,夜间文旅消费特别是夜间旅游率先回暖。城市间发展水平更加接近,整体均衡性提升,新业态、新场景及新技术的出现,也使得城市间夜间文旅消费的竞争随之加剧。

第二,城市结构呈“金字塔”分布,头部区域优势依旧突出。北京、上海、杭州、深圳作为第一梯队城市稳定,领先优势依旧明显,业态创新、技术更迭速度快,获得了市场的较高认可。成都、广州、武汉、厦门、南京等第二梯队城市优质发展,指标各具特色,并根据地方文化特色和消费水平打造了适合自身发展的夜间消费模式。郑州、贵阳、济南、苏州等第三梯队城市争相追赶,从政策、金融等方面进行支持引导,推动夜间文旅消费实现进一步跃升。

二、上海:政策导向引领夜间经济发展

2022年“中国城市夜经济指数”聚焦业态、活动、人群、配套四大关键夜间经济要素,统计了337个地级城市夜间出行、夜场电影、夜间公交、夜间灯光、酒吧和新兴展演空间等6个领域内的数据表现,根据数据显示,上海各项要素数据均保持全国前三,夜间经济综合实力排名全国第一。

上海是国内提倡夜间经济发展最早的一批城市之一,上海夜间经济的高速发展离不开政策的大力支持。在顶层设计方面加强科学规划、完善配套。2019年9月,上海市发布了首批地标性夜生活集聚区,包括黄浦滨江外滩地区、浦东滨江富都—船厂地区、新天地158坊地区、静安寺地区、吴江路张园丰盛里地区、五角场大学路地区、豫园地区、徐家汇衡山路地区、吴中路商圈地区等9个区域,覆盖黄浦、浦东、杨浦、徐汇、静安、闵行等6个区。2020年6月,上海市继续发布上海第二批地标性夜生活集聚区,包括人民广场南京路地区、思南公馆复兴公园地区、环大宁马戏城地区等3个区域。目前上海市共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12家,在引领夜间文旅消费的同时进一步推动了地方夜间经济的提质升级。不仅如此,上海的各区也在不断根据本区特色聚集夜间经济发展优势,如长宁区结合《虹桥商圈商业规划》编制,依托愚园路等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历史和文化优势,促进历史和文化资产在夜间经济中的活化利用,依托虹桥艺术中心、缤谷二期剧场和上海国际舞蹈中心等载体资源,引进培育具有吸引力和知名度的夜间文化艺术项目来进一步推动消费发展。

在内容落实层面发挥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效应。 2019年4月,上海商务委等九部门联合出台《关于上海推动夜间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发展夜间经济的“十条措施”,对标国际,在全国首创夜间区长和夜生活首席执行官制度;结合实际,编制夜生活集聚区发展规划,打造地标性夜生活集聚区;丰富业态种类,增加文化旅游项目供给;打造环境友好、放心安全、有工匠精神的“深夜食堂”;试点放宽夜间外摆管制;加强夜生活集聚区灯光造景等,全面推动夜间经济发展。8月,上海城管执法局制定下发《关于本市城管执法系统推进“夜间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动“夜市经济”发展,进一步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和精细化管理水平。9月上海公安机关出台《促进本市夜间经济发展“八条举措”》,营造“安全、有序、干净”的社会治安环境,并在实际操作中形成了部门之间的协商机制。此外,上海是第一个从政策方面设立夜间经济发展指数的城市,浦东率先推出的 “夜间经济最燃指数”,在“夜间人气指数”“夜间销售指数”“夜间消费业态TOP指数”以及“夜间境外卡消费指数”方面对浦东夜间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数据变化和支撑。

此外,上海在政策方面积极缓解交通难、安保难的问题,提高相关配套措施。交通方面,自2017年开始,上海的六条地铁线路在每周五、周六延时运营至零点,并在节假日期间也会相应调整运营时间,方便夜间出行。针对夜间停车难问题,上海公安机关通过设置夜间道路停车场,开放夜间道路装卸货时段等措施,满足群众和商户的实际夜间停车需求。安保方面提升安保数字化手段,上海公安机关鼓励商户、企业等按照《单位(楼宇)智能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的相关要求,通过强化智能安防建设和应用的方式,提升安保科技含量,最大限度减少企业安保人力资源投入,减少企业人力成本,并且在超市卖场、轨交站点、商业网点等特定区域周边,针对扒窃拎包、吊模斩客、强讨恶要、强行散发小广告等街面突出治安问题进行整治。

夜间经济发展牵涉面广,光靠政府监管并不现实,鼓励商家自治、行业自治也是上海支持发展夜间经济的重要措施,例如推行限时步行街模式,每周五晚将若干支马路封路搭建,于周六、周日推出限时步行街,把夜市的集聚特征与城市白天的秩序区隔开,以“折叠夜巷”概念最大限度地利用城市空间。通过采取各种创新举措在鼓励支持夜间经济的发展。

典型案例:徐汇区西岸美术馆大道

上海徐汇区西岸美术馆大道位于黄浦江徐汇滨江段,拥有80万平方米公共开放空间和10万平方米亲水平台,分布有龙美术馆(西岸馆)、余德耀美术馆、油罐艺术中心等20多家艺术空间。2022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区。经过10年的开发,西岸美术馆大道作为公共文化场馆集聚区,以艺术展览、品牌首发首秀等文艺类业态为主,被誉为“公众参与度最高的文化场”“亚洲最大规模艺术集聚区之一”。西岸美术馆大道的成功可以在氛围营造、创意内容两方面进行分析。

1.氛围营造:上海美术馆数量目前居于全国首位。因此结合夜间经济政策与相关理论分析,认为通过美术馆开启夜展,既能够接驳了夜经济,也能够拓展美育平台。一方面,西岸美术馆大道推行“夜展”模式,将文化馆、美术馆的展览时间延长到21时,在做好展览布置以及亮化的同时,依托数字技术增设数字哨兵,并强化夜间安保巡逻做好配套服务。在美术馆周围增加购物、餐饮等相匹配业态,与现实社会生活场域链接,做到“闲暇时间艺术化,都市生活时尚化。”相关运营数据显示,工作日夜场时段客流占据当日客流约32%,周末夜场时段占比27%。观众以青年学生、年轻白领等95后群体为主。另一方面启动“书架”项目,与上海各大高校联手,打造艺术教育反哺公共文化生活的载体。如徐汇艺术馆等推出美育普及教育项目“美育卡”,开展美术馆里上美术课、美术创意作品展、艺术加油站、艺术修身等活动,将美育落到实处。

2.创意内容:西岸美术馆大道依托众多的美术馆、文化馆,一方面,谋划各种高品质艺术展览、品牌首发首秀等夜间活动,配合生态公共设施及夜间文旅活动,多维度丰富夜间文旅消费体验,实现文商旅融合发展;另一方面,利用技术赋能内容展示,开通“西岸生活”智能服务平台,实现了集展览购票、活动预约、“线上美术馆大道”导航导览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服务系统。

三、西安:释放传统文旅资源新动能

西安是我国传统旅游的目的地之一,也是全国三大网红城市之一,良好的政策与配套措施,再加上一直拥有的物质文化资源,为西安夜间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助力。

从顶层设计来看,西安一直通过夜游经济来引领夜间经济的发展。2018年1月,西安印发的《西安市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建设实施方案》中,提出延长旅游消费时段。实施亮化工程,打造夜间景观,开发夜间购物休闲产品,鼓励商场、餐饮店、酒吧、娱乐场所延长夜间营业时间,打造夜游经济;3月,西安发布《关于推进夜游西安的实施方案》,提出以“旅游+”和旅游全域化为发展战略,以夜游经济提升为突破口,积极拓展西安市旅游产业链,构建“品牌化、全域化、特色化、国际化”西安夜游经济。 2019年11月,《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稳增长有关工作清单的通知》中提出,积极配合省文化和旅游厅,落实打造“演艺之都”的相关政策。进一步细化完善发展夜游经济工作举措。2020年7月,在西安发布的《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任务分解意见》中提出要大力发展首店经济,积极培育社区商业,繁荣都市时尚夜游经济。10月,出台的《西安市现代产业布局规划》中,再次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夜游经济,大力培育观光游憩、文化休闲、演艺体验、特色餐饮、购物娱乐等夜游经济产业。

在资源使用方面,西安利用自身优势通过植入新技术、开发新业态来优化夜间消费市场,一方面持续开展夜景亮化、美化工作,早在2018年开始,西安就出台了《关于推进夜游西安的实施方案》《西安市节日亮化设计导则》等文件提出要提高西安城市夜景亮化水平,通过夜景亮化工程带动夜间经济的发展。大唐不夜城、钟鼓楼等地标性建筑通过各种亮化工程打造了一批爆款网红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打卡留念;另一方面不断升级传统演艺项目,通过沉浸式的场景打造及技术植入,提高演艺项目的沉浸感和科技感的同时,出台《西安市促进旅游演艺发展工作方案》推动演艺规范化服务管理和标准化、品牌化建设,扩大夜间消费,推动文旅融合,打造了“文化+演艺+夜景”的旅游消费新模式。

典型案例:大唐不夜城步行街

大唐不夜城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的大雁塔脚下,北起大雁塔南广场,南至唐城墙遗址,东起慈恩东路,西至慈恩西路,街区南北长2100米,东西宽500米,总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大唐不夜城是近几年西安“网红”的旅游休闲景区,以盛唐文化为背景,以唐风元素为主线,以体验消费为特征,着力打造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旅游、商务为一体的开放式消费场所,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2022年“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在西安大唐不夜城曼蒂广场正式开街,作为全国首个沉浸式唐风市井生活街区,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与讨论。大唐不夜城的成功可以在场景、内容方面进行分析:

1.场景维度:大唐不夜城是以盛唐文化为背景,以唐风为主流元素,借用大量具有唐韵风格的现代建筑,凝聚了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它与周边同样体现大唐文化的大雁塔、大唐芙蓉园等景区相近的地理位置优势,通过错位竞争,融入光影技术、虚拟现实等数字技术增强互动感与体验性,把文化优势转变为能够持续创新升级的资源优势。同时利用盛唐文化这一IP,在例如“不倒翁小姐姐”人物设置、“长安十二时辰”街区设置等,在文化形式和体验形式上进行创新,依托网络平台实现裂变传播,逐渐形成了新的IP。

2.内容维度:大唐不夜城在整体布局上将业态进行分类串联,并以交互叙事为基础,以演艺活动、光影体验等为手段,其中的内容放入统一的故事之中,让游客沉浸其中。大唐不夜城通过设置“一轴、两市、三核、四区、五内街”,北起大雁塔北广场,南至唐城墙遗址公园,中轴分布五组群英谱雕像群,东西云集文化艺术展区,唐食坊、大唐游艺区、文创店铺以及购物广场等文旅消费体验,由北向南串联了旅游休闲业态、文化休闲业态、零售购物业态三大业态群组,将陕西美食、音乐娱乐、自然景观汇聚一起,形成了集文化、节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旅游、商务、科技“互联网+”为一体的城市时尚新空间。

如有相关项目咨询合作意向,可联系:sduwhcy@163.com。

发布人:丁庆建

审核人:昝胜锋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动能转换与生态系统山东省文化科技重点实验室  未经允许 严禁复制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经十路17922号山东大学千佛山校区南院  电话:0531-88396626 88037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