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元宇宙视域下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遗数字化实践
日期: 2023-05-08 信息来源: 实验室宣传部 点击数:

【导读】“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机遇期。为深刻把握文体产业发展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在2023年这个关键时期,文化产业动能转换与生态系统(山东大学)山东省文化科技重点实验室创新推出“十四五”文体产业发展系列专题研究,致力于创新规划理念、理清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助力“十四五”文体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本研究专题由文化产业山东省文化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昝胜锋领衔起草,联合山东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泺尚有道文化产业规划团队、《创意中国调研报告》编委会、山东大学体育产业研究中心共同完成。文化产业山东省文化科技重点实验室以前瞻性服务中国文体产业,助力体育强国、文化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将陆续发表相关最新研究报告。

相关研究报告及互动信息请登录网站www.cslab.sdu.edu.cn,或发送邮件至sduwhcy@163.com。联系电话:0531— 88037818。

摘要:文化生态保护区作为非遗保护的中国实践,近年来随着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提出,区域内对非遗数字化的实践探索也逐步增强。本文在分析总结当下非遗传播困境的基础上,对元宇宙技术在非遗领域内嵌入的形式和特点基础进行归纳分析。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困境

非物质文化遗产自民间产生又在民间得到了繁荣发展的机会,与地方社会、人文、自然环境密切相关。非遗需要以环境为依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生态环境正发生着改变,因此在非遗保护中要关注非遗与周围环境的依存关系,对非遗进行整体性保护,即不仅要保护单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与之相关联的诸种条件,也要对非遗及与之构成传承链条的文化、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等系统整体进行保护。

从之前的专题梳理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文化生态保护区正是一种对非遗保护的创新实践,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可使非遗和相关文化都能得到完整保护。从2007年开始,我国已建立26个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涉及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保护区内的主要聚居民族有汉族、藏族、土族、回族、撒拉族、羌族、土家族、苗族、白族、壮族等23个。同时,参照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做法,各省(区、市)也设立了140多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整体来看文化生态保护区的设立为非遗保护提供了特定的环境但是整体来看,非遗保护还在以下几个方面存有困境:

一是非遗保护及传承队伍匮乏。非遗传承人队伍面临不同程度地流失、断档问题,适应文化生态保护工作的专业队伍亟待完善几乎是每个地区非遗保护遇到的最关键的问题。此外,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年龄普遍较大,传承人队伍出现了较为显著断层。众多与现代生产生活方式不相适应的非遗项目,市场需求小、经济效益差,单靠非遗项目从业者难以维持生计,传承人弃业改行问题突出,加剧了人才流失问题。地方县(市、区)文化主管部门普遍面临人员编制少、工作量大、人员流动性大的问题,缺乏对非遗管理人员的常规性教育培训。兼职人员责任意识和专业基础薄弱,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相对滞后,难以适应繁重复杂的文化生态保护工作。文化遗产资源普查有待全面系统开展。

二是文化生态保护扶持力度不足。文化遗产保护经费来源比较单一,严重依赖地方财政投入,无法满足非遗项目、遗址遗迹、古民居等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日常需要,非遗普查、数字化保护及传承人补助经费、传承基地建设受到较大影响,间接造成了非遗项目后继乏人、非遗保护进展缓慢等深层次问题。涉足非遗生产性保护、产业化利用的文化企业实力普遍较弱,非遗产品服务创新能力和宣传推广力度不足,需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吸引实力雄厚的企业加大投入,切实发挥市场对文化生态保护的支撑作用。

三是非遗生存环境受到巨大冲击。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乡差别逐渐缩小,非遗的生存土壤及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冲击。城镇化建设对现有非遗赖以生存的乡间村落的拆迁与改造,对非遗赖以传承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破坏,特定村落、特定人群相联系的文化传承纽带作用日渐式微,一些非遗项目处于濒危状态。百姓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的变化,传统手工技艺、传统美术、传统戏曲、曲艺、传统音乐、传统武术受到现代时尚和流行文化的冲击,难以被年轻人接受和欣赏,导致非遗消费市场不景气,无法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

总的来看,不论是已经初具规模的文化生态保护区还是在不断探索保护非遗文化生态传承的区域,当前非遗在传承发展存在较为严重的结构性失衡问题,其供给不能有效转化为消费者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文化消费需求,不能适应需求侧结构变化和满足居民消费升级要求,这种发展困境可以总结为三点:一是空间缺失,传统的“符号再现”“过程再现”与“场景再现”往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用户成本高;二是现实脱节,被生产思维役使,忽视用户体验,导致非遗产品的式样和用途缺少改进和创新,非遗的表演和展示缺少体验和参与;三是难以为继,仅依靠补贴,而非创新改造,实难实现非遗活态化发展(吴承笃、王颖,2022)。究其缘由,非遗数字化转型中最关键的问题是“数网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非遗传承人“老龄化”现象明显,思想较为传统,对数字化技术及新媒介并不敏感(陈凌云,2021)。因此,需要通过数字技术从赋能、融合、沉浸等方面来为文化生态保护区内非遗的创新传承提供新的路径

与此同时,以元宇宙为代表的新兴数字技术为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提供了新契机。元宇宙概念最先源于Neal Stephenson(1992)在《Snow Crash》中“metaverse(元宇宙)”和“Avatar(化身)”两个概念,该书描绘了现实人类利用VR设备与虚拟人共同在虚拟空间生活的故事。元宇宙概念的社会认可就是在媒介、交互、用户、经济等相互作用下,对互联网新技术应用于传统产业的一种突破,特别是其中扩展现实、数字孪生等技术的叠加应用更是能够为非遗的原真性保护与活态化传承提供了更为高效的可能。

二、元宇宙技术赋能非遗传承

近年来,元宇宙世界观的不断明确,元宇宙被定义为是利用科技手段连接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从而构建新型社会体系的数字空间。本质上看,元宇宙是对现实世界的虚拟化、数字化,并以此对内容生产、用户体验、经济系统进行改造,并反哺实体世界内容,创新优化社会体系。

广州非遗街区(北京路):元宇宙街区

1.交互技术:最大化保持非遗整体性

非遗传承中保持“整体性”是文化生态保护的重点和难点,对非遗的保护要求尽量以原貌的形式呈现,不仅是技艺本身,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时代价值、文化场景等也应实现原真再现。但是时间的发展不可避免会对非遗文化的原真传播产生阻碍,虽然很多文化生态保护区通过复原老建筑、老街区等一定程度能够营造当时的氛围,但是时空语境的缺乏也会让非遗真正意义上的“整体性”大打折扣。但是元宇宙视域下交互技术的运用能够让非遗在进行“整体性”场景构建中的互动交流与情感体验更为逼真密切。目前,尝试构建非遗手工技艺的多感官交互设计形式在非遗领域内得到了普遍应用,通过多感官交互,推出全新的认知体验。进入元宇宙发展的高级交互阶段,能够进一步提升场景互动内容,在场景打造方面提供更为传神的文化体验与展示再现。一方面,在元宇宙中实现时间回溯,唤醒文化自豪感,深化青年人传承意识;另一方面,在元宇宙世界中,重构非遗空间,既保留传统文化的内核,又适应当下环境的改变,通过打通实物载体、多元感官和沉浸式空间之间的关系,实现非遗文化的活化,从而突破时空局限,实现时空流转,感受真实时空的同时体会非遗技艺真正的文化魅力。

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交互非遗-《敦和煌盛》

2.人工智能:进一步强化非遗具象性。

非遗在传承上多以地域和血缘关系为主,多使用口传身授的传承形式, 故封闭性和地域性特征突出。虽然亲身传播的互动性强、反馈及时。但是也存在传播面窄、速度慢的问题,并且受制于具身在场,导致非遗的大范围传播难以实现。 人工智能技术智能化是5G背景下非遗沉浸体验传播的另一趋势。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在生产组织方面提供精准化的供需服务,聚焦生产单元模拟、精准动态作业、柔性生产制造、生产过程溯源等环节,巩固完善产业链条(樊传果,孙梓萍,2021)。一是作为能够大幅提升运算性能的技术,人工智能在内容生产、内容呈现与内容审查方面实现组织性、合法性的有机成长,从传统的决策树和状态机向更高级的深度学习、强化学习发展。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提出针对每个地区特征和需求的手工艺产品(王康媚,2020)。二是该技术能够针对工作室、企业等多种生产模式所面对的消费群体、经济实力、需求层次等方面提供专业化决策,实时更新消费市场新动向,并结合其他技术进行模型化、可视化,有效帮助企业、工作室、个人做出明智的应对举措(吴维忆,2020)。目前,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在非遗领域内的应用以多维展示为主,例如作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大典》作品之一的景德镇瓷器,其内容就是利用智媒体内容聚合工具Diibee4.0 制作,并配以3D产品模型、360°旋转、交互游戏和子页面等动态效果,通过互动媒体的展现形式,进而让用户能够对地标产品形成清晰认知,充分调动触觉、听觉、视觉体验。人工智能技术的嵌入有助于非遗技艺、场景等跨越线上线下、现实虚拟的多级智能体系,也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为自然、直观、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场景互动和交流体验。

3.扩展现实:加速非遗场景的沉浸式融合

“活态化” 是非遗传承保护的关键, 只有将传统非遗置于社会、 时代、 科技、 文化发展的动态背景中,才能创新发展。 扩展现实技术(XR)对于增强传统手工艺产业场景互动的真实性、沉浸性具有积极意义。扩展现实技术(XR)作为元宇宙技术虚实场景相生相融的实现手段,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及可穿戴设备构建的一个虚实相生、人机交互的环境,从而打破传统意义的虚拟与现实对立局面,完成场景升级。扩展现实技术不仅能够为制作者提供手工艺品制作过程的场景体验,也能够为消费者提供虚实相生的体验感,在消费者获得充分审美体验的同时,利用各种计算机技术和可穿戴设备实现虚实融生,领悟文化流程与技艺创新的关系,完成真正意义上的沉浸式场景互动(李丹,余运正,张丽军,2019)。

元宇宙技术为非遗数字化发展提供了多源数据和技术支持,能够更全面、动态地展示民俗文化与传统技艺。通过交互技术、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元宇宙技术为非遗的整体性、具象性及活态化传承弘扬提供了一种创新性技术解决方案。通过数字技术的嵌入与赋能非遗技艺及展现文化内涵,能够为日后文化生态保护区在文化创新与技艺传承领域的深度应用和实施落地助力“文化强国”建设。


参考文献:

[1]吴维忆. 新工艺与人工智能设计的创造心理与社会美学内涵探究[J]. 工业工程设计,2020,2(01):26-32.

[2]王康媚. 人工智能时代民间手工艺数字化保护开发的路径研究[J]. 艺术教育,2020,(09):175-178.

[3]樊传果,孙梓萍 人工智能赋能下的传统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J]. 传媒观察,2021,(08):68-73.

[4]李丹,余运正,张丽军. 新媒体时代传统手工艺的数字化传播[J]. 出版广角,2019,(01):88-90.

[5]王铠宏. 数字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空间中的应用思考[J]. 大众文艺,2022,(09):59-62.

[6]吴承笃,王颖. 让非遗“活”起来:元宇宙与我国非遗发展新思[J]. 阅江学刊:1-10.


如有相关项目咨询合作意向,可联系:sduwhcy@163.com。

发布人:丁庆建

审核人:昝胜锋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动能转换与生态系统山东省文化科技重点实验室  未经允许 严禁复制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经十路17922号山东大学千佛山校区南院  电话:0531-88396626 88037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