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大学文创产品创意思考
日期: 2019-07-08 信息来源: 实验室宣传部 点击数:

中国文化产业已经走过了20年的发展历史,在这一历史节点上,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将成为文化产业裂变发展的重要催化剂。事实上,各地高校在推进产学研融合方面,尤其是在文创领域,已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南京艺术学院设计了全国首个地铁IP“阿紫”:南京,全国屈指可数的历史人文名城,人文底蕴厚重,历史遗迹丰富,明朝文化、民国文化等皆在南京留下众多文化遗迹,每一项皆是不可多得的文化宝藏。地铁4号线将这些宝贵的人文财富全部串联起来,将人文精粹尽汇于一条线上,可谓记录了半部金陵人文史。于南京而言,地铁4号线已不仅是南京首条人文线路,更是金陵人文史的记录者。浓缩丰满的历史文化,将地铁四号线上打造成一条独具江苏文化特色并放眼国际艺术的世界级创意走廊,极大限度的还原江苏文化的根基,形成地上与地下多元文化的创意呼应,增强艺术与大众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打造南京公共交通独有的文化气质。

地铁四号线因其车身为紫色,被网友亲切的称为“阿紫”。以4号线全新标识系统和阿紫卡通形象为元素、江苏发展与南京文化为主线,通过视觉与文字相结合的方式构建的创意阿紫专列,以浪漫的紫色为色彩基调,针对草场门站以紫藤花海为主题,用丰富的视觉体验来打造缤纷的城市魅力。紫藤花在国际礼仪中有热烈欢迎的寓意,正是表达了对衣锦还乡的江苏游子荣归故里的欢迎之情。阿紫赋予了品牌和地铁空间更多的可能性,把创意与江苏文化完美结合,用创意点亮城市魅力,有利于将优秀文创产品送达市民身边,营造创意环境,打造南京城市名片。

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题材文创产品:甘肃中医药大学创作的一款创意香薰,彩色的蚕茧浸透花草香味,至少可以释放两个月的清新香气,通过香薰和艾灸来给患者治疗、保健。文创产品和专业知识紧密结合,带给消费者更多的中医药文化体验。蚕茧有很好的缓释性,中药材香料浸入蚕茧有效成分可以较长时间保存,即使打开包装还可以释放两到三个月的香气,这种纯天然环保的方式也被越来越多消费者喜欢。设计的中草药香薰产品包装古朴精美,还有一种是许愿瓶包装个性时尚,目前已经完成了产品的设计和包装可实现标准生产,今后将通过网络平台来销售。

蚕茧浸入中药材可缓释淡淡药香,选择宁神、醒脑的中药和香料,通过特殊的工艺手段浸入蚕茧之中。药材不同释放香气味道不同,起到的效果也不同。有些产品闻着可以使人快乐,有些产品闻着可以让人排解焦虑,个性化的订制也是这款产品未来拓展市场的重要方式。

南京工业大学的六朝瓦当饼干套装:设计的瓦当饼干,获得了南京市博物馆总馆文创设计大赛金奖。瓦当饼干以六朝博物馆人面纹瓦当为原型,设计了8块瓦当饼干,按1:1的比例设计,产品中包含瓦当饼干成品、制作原料及瓦当模具,并附以制作说明。消费者可以快速上手完成饼干制作,品味六朝文化。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激光雕刻的水晶玫瑰:激光内雕技术生成了一朵绽放在水晶里的玫瑰,采用了激光内雕技术,先绘制或3D扫描获得玫瑰图样的三维立体模型,经过计算机软件处理后,生成三维点云图像,激光束汇聚于水晶内点云图像的各点,局部精准“爆破”。创意在新技术的加持下令传统手工技艺散发出新魅力。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设计的文创作品:因其创新性、人文性和饱满的“青岛范儿”备受好评。琴岛学院引导学生走出去,关注人文与社会,展出的作品,80%以上的作品以“青岛”为主题或涉及青岛元素。李彦儒同学用一套“JIU青岛”献礼2019,献礼祖国70华诞,送给我们挚爱的青岛。2019年6月11日,青岛文化和旅游局官方微信平台以《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看琴院小嫚儿的文创范er》为题推送了琴岛学院艺术系李彦儒的毕业作品。

手机壳的设计来源于青岛的自然风光和文化精髓,如风景建筑、文人肖像、文人作品、青岛本地方言词汇等,经过排版、设计,将一个人的品味寄托于身边的小物件,从细节彰显个性和青岛情怀,让美好永驻。

用手绘的形式,把青岛最具魅力的风景建筑和人文历史元素制作成城市明信片,不仅能通过邮寄的方式向亲人朋友分享旅途中的美景与感悟,还能充分体现青岛的历史风情,成为传播青岛文化的良好载体,充满了温度和情感。

不过,要真正实现产学研联动、依托科教资源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要走的路还很长。首先要解决的是文创人才的培养机制问题,当下许多传统行业都需要通过“文化+”的方式进行改造和升级,这就需要大量的复合型文化创意人才。但从目前国内高校的情形来看,无论是学科定位、教材体系,还是文创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模式,都比较滞后。在文化产业迈入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不少地方仍然对数字创意产业的发展缺乏敏锐的认识。“文化+科技,一定是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事实上,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不够深入、科技未能充分地服务于文化,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文化产业动能转换与生态系统(山东大学)山东省文化科技重点实验室深入挖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共同开展文创产品合作开发、文创IP提炼打造等工作,结合实验室文化研究、学术交流、论坛会议、国内合作等活动,拓展文创产品学术宣传和特定渠道营销,不断提升企业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美誉度,引导推动特色文旅产品的设计开发,满足大众对丰富多样文创产品的需求与期待,推动文化资源实现产品转化。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动能转换与生态系统山东省文化科技重点实验室  未经允许 严禁复制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经十路17922号山东大学千佛山校区南院  电话:0531-88396626 88037818